<bdo id="jhwqo"><ruby id="jhwqo"><noframes id="jhwqo">
    1. <p id="jhwqo"><ruby id="jhwqo"></ruby></p>
    2. <tr id="jhwqo"><label id="jhwqo"></label></tr>
        <acronym id="jhwqo"><label id="jhwqo"></label></acronym>

        尋找洞穴 “珍寶”穴珠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22年第12期 作者: 田稚珩 

        標簽: 基礎地理   地質地理   

        穴珠意為“洞穴珍珠”,是一種在喀斯特溶洞中形成的與珍珠結構和形狀相似的奇特洞穴沉積物。一般認為在大部分溶洞中,穴珠并不多見,即便是石筍、石柱等沉積物豐富的溶洞內,穴珠也往往都是稀罕物。但隨著深入研究,探洞工作者發現在我國貴州和廣西,竟然有一些溶洞專門“出產”穴珠:洞中的穴珠不僅有“湯圓”、“彈珠”、“黃豆”、“西米”等不同形態,數量上也成千上萬,甚至達到了上億顆的規模!
        洞穴深處,一顆顆渾圓或近圓形的“珠子”浸在淺水中,瑩潤可愛,表面似乎還隱隱有寶光浮動。當然,它們并非真正的珠寶,而是一種洞穴沉積物,名為穴珠。穴珠的標準定義是:在池水沉積作用下,水池中飽和碳酸鈣水溶液受到洞頂滴水的擾動,在遇到適當的砂、巖粒等介質的條件下,形成的具有同心圓結構的珠狀次生碳酸鈣沉積。但在實際觀察中發現,還可能存在流水等其他提供擾動的水動力來源。攝影/李晉

        我國是喀斯特地貌大國,且不提靈秀的峰林峰叢、神奇的天坑地縫,只說幾乎遍布全國的溶洞,每年大家都能聽到許多與之相關的新聞:比如亞洲第一長洞——貴州綏陽雙河洞的探明長度又增加了若干米,某地因施工發現了新的溶洞,某溶洞中發現了新的洞穴生物……幽深曲折的溶洞通道、形態各異的石筍石鐘乳、奇異特化的洞穴生物,這些似乎已經成了人們對溶洞的“刻板印象”。很多人都覺得,洞嘛,也就這么回事。但實際上,溶洞里還有很多大部分人都從未見過的奇特洞穴沉積物,比如——穴珠。

        穴珠,英文原文為cave pearls,字面意思是“洞穴珍珠”。這個英文名稱最早見于1925年,是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威利斯·T·李博士發明的,是他給自己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卡爾斯巴德洞中收集到的鮞粒(oolite,來自希臘語,意思是“蛋”,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組成沉積巖的一種微粒,由核心和圍繞核心的包殼組成的球形或橢球形顆粒)起的名字。1929年,美國國家博物館學者弗蘭克·赫斯把這一名稱用在自己的文章《卡爾斯巴德洞中的鮞?;蜓ㄖ椤分?,此后,穴珠這個詞漸漸得到了公眾的認可。

        責任編輯 / 張璇  圖片編輯 / 王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
        亚洲一级aⅴ无码毛片中文国产
        <bdo id="jhwqo"><ruby id="jhwqo"><noframes id="jhwqo">
        1. <p id="jhwqo"><ruby id="jhwqo"></ruby></p>
        2. <tr id="jhwqo"><label id="jhwqo"></label></tr>
            <acronym id="jhwqo"><label id="jhwqo"></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