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中看上去,石滬緊貼于海岸,像散落的珠鏈,也像精巧秀美的花邊。實際上,這些“珠鏈”是古老的捕魚工具,往往是上百米長的龐然大物。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第3期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第3期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第3期 攝影/陳偉凱
位于贛東北和皖南交界之地的婺源,山水間的古村落群如珠如玉,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在江西諸地中,它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從山河格局看,婺源是贛東北渾然天成的一部分,文化上卻與緊鄰的江西各市縣存在鮮明差異。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2期
山地不言,卻悄然將大美和靈氣收藏。雪后的武功山銀裝素裹,盡顯妖嬈景致。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攝影/楊曉寧
三清山是我國的道教名山,也是世界級的花崗巖名山。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攝影/孫雪峰
龍虎山是我國壯年晚期—老年早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攝影/楊孝
贛鄱大地上的萬千氣象持續的凍雨天氣會對電力及通訊設備造成巨大損害。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攝影/章璋
如琴湖的霧凇景觀,草木上凝華出的霧凇讓這里有不輸松花江霧凇的美景。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攝影/殷錫翔
地處川西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高遠遼闊,圣潔無暇。它以壯麗的“大橫斷”為底色,雪山冰川為骨,江河海子為血,草原鮮花為膚,安居、樂天的人民則是它最美的表情……行走甘孜,看山水相望、文明融匯,聽甘孜唱那動人的情歌。
貢嘎山是長江流域的最高峰,同時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地區之一。 攝影/鄧穎
天龍湖已成雅礱江一大新景觀。 攝影/姜曦
星空靜謐、銀河燦燦,兩架巨型天線靜靜仰望著太空,它們就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亞丁臺站太陽射電望遠鏡的探測裝置,用于觀察太陽日冕拋射出的物質,追蹤它們的影響,為地球護航。 攝影/尹慶華
大渡河上橋的見證 攝影/姜曦
穴珠意為“洞穴珍珠”,是一種在喀斯特溶洞中形成的與珍珠結構和形狀相似的奇特洞穴沉積物。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22年12期 攝影/李晉
攝影/田稚珩
攝影/李晉
攝影/韓道山
訂閱手機報
移動發送CNG到10658000
聯通發送CNG到10655111
電信用戶發送CNG到1065900
訂閱號
服務號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或微信中
搜索“中國國家地理”關注。